2012年7月23日星期一

吴哥~~变身塔 (比粒寺)

从班蒂色玛寺到变身塔要十几分钟的路程比粒寺(Pre Rup)建于罗贞陀罗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 II,公元944-968在位)时期的公元961年,与东梅奔寺同时期,是供奉着古代真腊王国守护神湿婆的国庙;它还有个比较现代的名字“变身塔”(Turning the Body),当时高棉人相信尸体火化后,骨灰随着人的灵魂变成另一种形式进入圣塔。可惜罗贞陀罗跋摩二世驾崩时比粒寺还没完工,所以他也没真正把它用作自己的火葬场。



    比粒寺修建在东池(East Baray)南边的一个人工高地上,与东梅奔寺处于同一南北轴线。在早晨和傍晚阳光的照射下更是透出血红的颜色,因为它是用红土和砖修建的,所以整个寺庙通体呈微红色。比粒寺是看日出、日落的好地方因为它周围地势较低。

    比粒寺正门朝东,有2层围墙和3层平台。外层红砖围墙长 127,宽117,每边中央有个十字形3门洞的塔门。进了东塔门来到第一层平台,在平台南北两侧各有3座砖塔,北侧紧挨通道的那座塔还在建,仅有地基,可能这些塔都是后来加上去的,每座塔的正门都是朝东。



再往前走穿过内围墙(90 x 80)的小塔门就是第二层平台,道路两边各有一座门朝西的藏经阁(应该是藏经塔),两座藏经阁中间有一个大池子。导游说这个池子或叫“石棺”是用来火化国王尸体用的;、湿婆神坐骑公牛南迪(Nandi)的石像基座,具体用途不确定,也许“石棺”的说法更能吸引人。


西南塔正门两侧刻有“吉祥天女”拉克修米(Lakshmi,幸福和财富女神,保护之神毗湿奴Vishnu的妻子)雕像;西北塔上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Parvati,又叫乌玛Uma,婚姻家庭之神,毁灭之神湿婆Shiva的妻子)雕像;东南塔上是毗湿奴神的雕像;东北塔是湿婆神的雕像。按照当时高棉人的习俗,东边塔的守护神为男性,西边塔为女性。 

从变身塔下去 时正值中午 ,我们已经累得寸步难行了,司机说下午还有很多景点要参观,回暹粒吃饭时间不够,他就带我们去附近景区的饭馆吃饭。

吴哥~~班蒂色玛寺



离开女王宫,汽车一路向南飞奔,大约20来分钟后来到一个岔路口,左拐又行驶了十分钟到达班蒂色玛寺北门。班蒂色玛寺(Banteay Samre) 在东美蓬寺东边4.2 公里处,Banteay 意指範圍, Samre 意指低下階層,表示古代此地居住的都是一些社會階層較低的民眾。寺廟建於 12 世紀上旬,和吳哥窟、塔瑪儂遺址、周薩將軍廟,都是同一時期的建築,風格也很相像。可以推测应该同样是属于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 AD 1113-1150)时代的建筑。
 

这里也是吴哥地区几个较早修复的遗迹之一,由于过去修复后疏于维护,也造成多少的的损害。班蒂色玛不大,却有里外两层高高的围墙,围墙中间是寂静的露天回廊,内层围墙里面是一圈护城河,护城河包围着的才是神庙的主体。原本就不大的神庙,结构却又如此复杂,就使得这里的内部空间比较狭小,但巧妙的布置所营造的围合空间不但没有让人感到逼仄,还给人一种精致、安全、清净的感觉。这里真是很清静竟然没有遇到几个游人,与女王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比较之下,似乎更爱这里了。往往,被遗忘了的美景,才更能散发出诱人的魅力。

走上阶梯进入班蒂色玛寺内,左右两边走道有残存的回廊石柱。这些廊道原本有木造的屋顶,因为木头腐朽已不复存在了。班蒂色玛寺是座有二层回廊的寺院,但在东西向中央塔殿和内层回廊中的间隔却很小。班蒂色玛寺的锥状石塔,和吴哥窟的形式非常类似,过道门进到寺庙的内院,内层回廊的入口与走向中央塔殿的阶梯几乎是相连,空间显得相当跼蹴。

班蒂色玛寺(Banteay Samre)
 基座高过一米,似乎原本有水环布,就像围绕须弥山(Mount Meru)的咸海。此地由于访客稀少,环境十分宁谧,建筑又相当完整,流露幽雅氛围。沿着外层的走廊逛逛,当初走廊的屋顶是用木头做的,年代一久全腐蚀掉了,其与地面的角度都不是垂直,约向内倾斜五至十度,石头叠的歪歪曲曲凹凸不平,却仍屹立不摇,没有向地心引力屈服倒塌。信步穿梭在墙与墙之间,跨过一道一道的门廊,望向墙上的柱状窗欙造型,那些充满岁月痕迹的石头,有坚硬挺拔的气势。这座远离主要遗迹群的寺院,虽然有些或多或少程度的缺损,却是走道、墙面、假窗、假门、栏杆俱在,相对来说保存的相当不错。

班蒂色玛寺(Banteay Samré) 大部分雕刻都已残破而难以辨识,班蒂色玛寺两层围廊几处可看的浮雕:


1 第二层围廊南塔门外侧(朝南)三角墙上刻有《罗摩衍那》(Ramayana)中的故事,Sushena,毗湿奴1008个名字中的一个,营救罗摩(Rama)和受伤的罗什曼那(Lakshmana)。
2.第二层围廊南塔门内侧(朝北)三角墙上刻有《罗摩衍那》(Ramayana)中的故事,修桥到愣迦岛(Lanka)和毗湿奴(Vishnu)大战阿修罗(Asura)。
3.第二层围廊西塔门外侧(朝西)三角墙上刻有猴王哈努曼(Hunuman)的军队大战群魔。
4.第二层围廊西塔门内侧(朝东)三角墙上刻有毗湿奴大战两阿修罗。
5.第二层围廊北塔门外侧(朝北)三角墙上刻有罗摩站在战车上大战罗波那(Ravana)。
6.第二层围廊北塔门内侧(朝南)三角墙上刻有罗摩骑在猴王哈努曼身上,指挥着猴军。
7.第一层围廊东塔门朝东三角墙上刻有“搅动乳海”和黑天(Krishna,毗湿奴的化身)大战蛇精Kaliya;朝南三角墙上刻有毗湿奴跨过乳海;朝西三角墙上刻有黑天举起Govardhana山。
8.第一层围廊南塔门三角墙上刻着《罗摩衍那》的一些故事。
9.第一层围廊西塔门朝东三角墙上刻有圆形的太阳和月亮。
10.第一层围廊北塔门朝南三角墙上刻有跳舞的女神Apsara和乐师。

吴哥~~女王宫(中央正殿)

女王宫建筑现在保存尚完好的是核心区,即内围墙内的区域。该院门有两重,中间夹一个门洞。女王宫规模比较小,因此没有吴哥寺的五塔,只有三塔。三塔从前面、后面看是三个,从侧面看就成一个了。三塔是婆罗门教庙宇的典型特征,代表婆罗门教的三大天神。

主建筑的三座高塔四边三角墙上的浮雕是差不多的,北面都是以Kubera(夜叉王,司财富与法律,管理北方)骑着坐骑Simhas 狮子为图腾;因陀罗骑着三头圣象在东面;阎摩(Yama)主管生死轮回,和他的座骑水牛看守南方;Varurna 天空、雨水、天海之神,则是骑圣鹤管理西边。塔一样以东为正门,也只能从东门进出。东正门和西侧假门由夜叉把守,南北塔的小东门则由Garuda 和狮子把守,另外两个连通中央塔与南北两侧走廊的门则是由神猴把守。这些守卫的雕像其实很多是复制品,真品都在博物馆里了。 

北塔内供奉着保护之神毗湿奴(Vishnu),正门朝东,北面的这个门是假门。三角墙浮雕刻的是守护北面的俱毗罗(Kubera),门楣浮雕是黑天(Krishna)杀死双身恶魔

三座高塔最有名的是门两侧那栩栩如生的女神,门楣上刻着毗湿奴骑着伽鲁达的浮雕(北塔供奉着毗湿奴)这幅女子像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这是柬埔寨的标准美女;从身着讲究的服饰上看这也是个大户人家的女子,手腕、脚腕都戴有饰品,裙子上还有细细的刺绣。

 中间主塔略高( 10)一点,供奉着湿婆,两座边塔(8)分立两侧,其中北边一座供奉着毗湿奴,南边一座供奉的也是湿婆。这种不平衡的供奉模式与常规的湿婆在中间、毗湿奴在北、梵天(Brahma)在南的方式不同。三塔正门朝东,背面(朝西)都是假门。



     

2012年7月22日星期日

吴哥~~女王宫(藏经阁)



藏经阁,又称法堂,是寺院讲经说法藏经的场所正殿南侧的藏经阁东门,正门朝西,其它三面都是假门。
南侧藏经阁东门门楣上的精美浮雕上部是乌玛(Uma)坐在湿婆左腿上,在冈仁波齐峰(Mount Kailash)的家中;
中间部分是动物在相传十首魔王罗波那的神力;下面是罗波那想去拜见自己的偶像湿婆,但守门的猴子不让他进,威力无比的罗波那发威颤动了大山,动物们慌忙逃跑。湿婆出来抬起大山压在罗波那身 上,罗波那在山底下依然唱着赞美湿婆的歌一千年,最后湿婆把他解救出来,而且还成为了朋友。在浮雕中发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手有无数个,好像手在颤抖,形 容权利巨大,
通常表现在反面人物中

罗波那是印度史詩罗摩衍那中登場的反派,名字帶有「以暴力让人痛泣」的含意,他是毗尸罗婆仙人和吉吉悉(罗刹王须摩里之女)之子,财神俱毗罗的兄弟。罗波那因為好女色而拐走悉多,悉多的丈夫罗摩因此前往楞伽岛(今斯里兰卡)將罗波那殺死并救回妻子。尽管如此,对罗波那的描写并非单 純為一个魔王,他是有能的統治者、濕婆的忠心追隨者,經父親指導下熟读经书吠陀和奥义书及通窍军事,又能弹奏维纳琴

 罗波那对创造神梵天(Brahma)进行过历时数年的苦行,在此过程中因为愤怒于梵天的无视而将自己的头切下来,但每次刚切下又会长出新的头出来,如此重复10次后梵天终于显灵,在他的肚脐上注入不死甘露并赐予他不受凡人以外的神魔所伤的法力,顺手将全部被切下的头又都接回他的脖子上,所以他有十个脑袋。同时,楞伽岛在罗波那的统治下富裕无比,百姓不知饥饿为何物。
 
南侧藏经阁西门因无法进入所以无缘看到南侧藏经阁西门门楣上的浮雕讲述湿婆在静思冥想中被爱神伽摩射箭中一支爱箭于是对从面前走过的雪山女神帕尔瓦蒂起了爱慕之心的故事。后来湿婆发现这些都是伽摩在背后捣鬼,破坏了他的修行,就大发雷霆,张开额头上的第三只眼睛,发出了可以毁灭宇宙间一切的神火,把爱神伽摩烧成灰烬,但伽摩却未因此而真正死亡,只是他以后都要做一个无形无貌的神祇,故此,爱神伽摩被印度人称为无形,也象征着爱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只能凭感觉。
正殿北侧藏经阁同样是正门朝西,这是东面假门三角墙上浮雕,浮雕上部是:诸神之王(也是天空之神)因陀罗(Indra)骑着3头大象Airavata站在波浪线上,念咒降雨扑灭Khandava森林大火,这是火神阿耆尼(Agni)为了杀死住在森林中的那伽(Naga)而放的火;那伽请他朋友因陀罗神降雨灭火;旁边众人高举双手一起祈祷。 中间部分有些争议,有学者解释是下雨灭火,有的说是放的箭。下面中间是黑天(Krishna,毗湿奴(Vishnu)的化身之一)和他的哥哥Balarama,火神阿耆尼请他们来帮忙向天空放箭以阻止因陀罗的雨浇灭大火。右边站在战车上的是毗湿奴,左边站在战车上的是罗摩(毗湿奴的化身之一),驾驭马车的是阿周那(Arjuna)。 






北側藏經閣西面的山形牆上,雕的是毗濕奴的第八個化身,也是最完整的黑天,讲述的是黑天(Krishna,毗湿奴(Vishnu)的化身之一)杀死他的叔叔Kamsa的故事。Kamsa 被预言家告知他的妹妹Devaki 会生下一个小孩,而这个小孩长大以后会杀了他。因为害怕,但是他又很疼爱自己的妹妹,所以Kamsa 没有杀了亲妹妹,而是把妹妹跟妹婿关起来。只是这段期间他的妹妹还是连续怀孕六次,六个小孩被杀,第七个小孩因为逃到另一位妇人的子宫而存活,最后一个小孩Krishna 则被救了出来,交由Nanda Yasoda抚养。长大以后的Krishna 回到国家,杀了自己的叔叔。这个故事被记载在《摩诃婆罗多》里,同时在印度教和佛教里流传。

吴哥~~女王宫(第三层围墙)

第一层围墙基本上都已经坍塌,只剩下东边的塔门,塔门两侧有假窗,门后不远处立有三座高塔,中间的略高于两边。塔门两边各有一座藏经阁。为保护这些建筑,沿着第一层围墙处都用绳子拦了起来,游客不能进入。整个第一层围墙包围着 24米见方的空间。 
第一层围墙东塔门上雕刻精美的浮雕


跳着毁灭之舞Tandava的湿婆,这预示着宇宙即将轮回,整个宇宙将在他的舞蹈中毁灭,再由梵天(Brahma)重新创造。 变成跳舞之王(Nataraja)的湿婆, 此时是他神力最大的时候,雕刻中用多只手表现他的神力无比。


               跳舞湿婆的右脚边,瘦弱的人是他的弟子Kareikkalammeyar


                跳舞湿婆的左脚边是个鼓手                       
柬埔寨游记:第五天:暹粒.吴哥.女王宫(二)         门楣上有个“无头”巨人用力拉着两条巨蛇,雕工十分精致。那个“无头”巨人有是谁?

柬埔寨游记:第五天:暹粒.吴哥.女王宫(二)
         跳舞的湿婆神脚下的塔门,里面是通向中央主塔的正门,门两侧由夜叉把守。
整个T型石台共有个门,其中朝东的正门两侧和朝西的假门由夜叉Yaksha把守最早来源于古印度神话,夜叉在其中是指类半神,财神(俱毗罗)的侍从,守护其在吉罗娑山的园林和山中的财富。所以他们跑得快,飞得快,吃得快,以鬼为食。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Rakshasa)同时为生主补罗底耶所生或生于梵天(Brahma)脚掌,但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夜叉与害人的罗刹不同,对人类态度友善,因此被称为真诚者。夜叉形象多变,有时被描述为迅速、吓人的武士,有时又被描述为腹部下垂的侏儒。

                

2012年7月21日星期六

吴哥~~女王宫 (第二层围墙)


进入最外层第一围墙的正门,内有一圈护城河。穿过护城河就是第二层围墙(42 x 38米),它依旧是用红土建造的。正门保留的比较完好,门的三角墙上刻有非常精美的浮雕。正门两边各有一个旁门
     正塔门的三角墙上刻有非常精美的浮雕-坐在浪花中的吉祥天女拉克修米 (Lakshmi)。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妻子,是掌管幸福、财富的女神.
      顶端的造形如莲花蓓蕾,两侧的如鹦鹉头。正门两边各有一个旁门。


第二层围墙正门第二道门上的三角墙。两头大象正在用鼻子向吉祥天女拉克修米浇圣水。


第二层围墙内四周有有六间长方形房屋,其中东西方向各二间,分布在大门的两侧;南北方向各一间.




第二层围墙内正门南边的房间废墟,门上精美的三角墙浮雕仅存位于四周,其中,南北方向各一间。

第二层围墙西门门楣上的三角墙,讲述的是两猴Sugriva和波林Valin为争夺王位相互残杀的故事,取自印度两神话故事《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

走进大门便是一条长长的参道,这里原有四座长方形的前殿,但均已倒塌,现在只剩下了一些参差不齐林迦







2012年7月18日星期三

女王宫(护城河)

 女王宫的护城河现在成了个水塘 。 女王宫的四周原本环绕着水池,但这季节却只有低洼处有浅浅的积水,这座小巧玲珑,精雕细琢的宫殿,就像一个美丽绝伦的女子,静卧在绿树与碧潭的怀抱中,每一根发丝,每一寸肌肤都无可挑剔。


吴哥~~女王宫(南北房三角墙)

在参道中间的位置,南北两侧各有一房间,南边房门的三角墙上刻湿婆神和他妻子(又称神妃)乌玛(Uma)相互挎着胳膊,骑在公牛南迪(Nadi)身上,可惜乌玛的头被人偷走了。这姿势有一点像一对情侣骑着摩托车。

在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中,湿婆大神是最随性的一个。与别的好神高大全的形象不同,这个湿婆神很有意思,围绕他小故事也特别多,悲喜怒乐样样有,好事坏事都有份...看了之后觉得他是富于最人性化的一个,有意思! 介绍下湿婆的一家:老婆乌玛女神(或为雪山女神帕尔瓦蒂,有时变身可怕的嗜血黑女神、另一个化身是恐怖的复仇女神杜尔伽)、大儿子战神塞犍陀(又译鸠摩罗)、小儿子象头神伽内什。
 边框部分装饰有三头龙、金翅大鹏鸟伽鲁达。





边这间的三角墙上刻有毗湿奴的化身-半人半狮(狮面人身,有着一双狮子的爪子)那罗辛诃(Narasimha)正在用爪子撕扯魔王金床 Hiranyakasipu,希兰亚卡西普,也不是怎么翻译成金床的)的胸膛。金床因迫害他那毗湿奴狂热追随者儿子Prahlada,而得罪了毗湿 奴,所以遭到其报复。但是金床早已得到另一位大神梵天的保护,就是人、神或动物在白天、夜晚、室内、室外,无论用武器还是毒药都无法杀死他,毗湿奴只得变 成那罗辛诃-一个狮面人身的怪物-非神、非人、非动物,在即将天黑时用爪子撕开他的胸膛。



这就是小恶魔Varidha绑架罗摩(Rama)的妻子悉多(Sita故事,要在巴黎看咯!!




没有三角墙的第三层围墙
继续往前走,到参道的尽头是女王宫的第三层围墙( 95 x 110米),正门上边已经塌了,门上朝东的三角墙摆放在地上,留神观察周围可以找到,上面刻有《罗摩衍那》(Ramayana)中的故事小恶魔Varidha绑架罗摩(Rama)的妻子悉多(Sita)。朝西的三角墙被法国人拿走了,现保存在巴黎集美博物馆(Musee Guimet)中。


吴哥~女王宫(东门三角楣浮雕)

女王宫的装饰除门框、柱子外,三角楣就是最重要的分类,三角楣装饰通常包括中心区、边框部分。中心区均为浮雕,多以婆罗门教神话故事为主题。边框多半是七头龙、狮子等神兽。


 当你踏在女王宫,第一个看到的三角楣就是大门的三角楣,從座骐〝三頭白象〞判断其為方位守护神─〝因陀罗〞(Indra) 手持金刚杵骑在三个头的大象艾拉瓦嗒上。

因 陀罗(梵語:इन्द्र,Indra),又名帝釋天(Śakra),印度教神明,吠陀經籍所載眾神之首。本是古印度人共同尊奉的神明,在《梨俱吠陀》中 是出现最多的神之一,出现次数仅次于阿耆尼,曾一度是諸神的領袖、雷神和戰神,空界的主宰。他的肤色黄里透红,嗜喝本用于祭祀的苏摩酒以增加臂力,他还能 随意变形,成群的风神是他作战的助手,是英雄或战士之守护神。他的妻子在《梨俱吠陀》稱為舍脂古印度的遠史信仰從印度西北方流入,但人們對他的信仰在後吠 陀時期逐漸地弱化,他的地位被梵天、濕婆、毗濕奴所取代。

三头象(Airavata,泰文音为Erawan)是众神之王因陀罗神(Indra)的坐骑,乳海翻腾神话中的产物大象在高棉代表强壮的力量,在天堂里的形象为三十三个头,为避免建造过于繁琐,就以三个头来表示。三角楣的下方以圣兽迦罗与那迦蛇神为装饰。

2012年7月17日星期二

吴哥~~女王宫(东门&引道)

 东门前的告示牌。。。。











东门:女王宫原本在现存的三层院落之外,另有一道围墙将神庙与市镇相隔,这道外层的围墙现在仅存大门。大门上的 浮雕,就让我大看眼见^_^

奇怪啦!!大门傍为何有两三个相架, 这相架有何用图?













过了东门,首先踏上的就是引道。引道上的砂岩石由于年代久远,已斑驳毁损,如果赶上下雨,便是深一脚浅一脚了。














引 道大约50多米,道路两旁竖立着两排约一米高的石柱,仔细看它竟是一个个坚直的林迦。我心里感叹地想印度教真是无所不在啊!一条通往神殿的小路上竟也被栉比鳞次地安放了众多的林迦(Linga,男性生殖器),它无时无刻都在提醒印度教是崇尚生殖的,是以林迦为膜拜的,是以尤妮(Yoni,女性生殖器)为 美的。。。让人一边向里走,一边层层入深地被包围在印度教的氛围中。最外侧还有两排柱廊,现在只剩下柱子还在,屋顶可能是木制和砖瓦结构,已不知去向。
 

吴哥~~女王宫(建筑布局)


  

从傍边的幅图,可以看到女王宫的设计也如吴哥寺一样四周有水环绕,有引道,有神殿。。不同之处就在于引道的两旁竖立着的是林迦,而不是蛇神哪伽。当然,它的规模比吴哥寺来说小得多,毕竟它只是一个高僧所建的修行的神庙也

女王宫和多数高棉庙宇一样面朝东方。踏入最东边的瞿布罗(拱门,Gopura),便可见一条67米长的铺道一直通向女王宫的主建筑群。主建筑群由三层院落(Enclosure)围成。神庙在最内层的院落内,神庙的东北方和东南方有两座通常称为图书馆的小型建筑。

三座塔殿正中一座供奉的就是湿婆神。女王宫坐西朝东,长200米,宽约100米,内外有3层红砂石砌成的围墙,从大门到中门约50米,大道两旁竖立着两排对称的2米多高的朱红石柱。


第二道围墙正东有三个石拱门,中门两侧各有一根竹节状石柱和一根镂花石柱,上面是一个山形门眉,刻有许多武士像,描述的女王宫平面图是一个有关战争的故事。
 
第三道围墙正东也有三个拱门,中间拱门也有镂花门柱和双层山形门眉。拱门之间有两扇窗户,每扇窗上嵌有5根竹节状的窗棂。





女王宫平面图


石门里是女王宫的中心部分,3座朱红色的钟形寺塔由一条巨大的石基连接在一起,两面有对称的配殿,还有石台石屏,所有建筑都雕刻着各种图案和画饰。
  
3座并列的寺塔建在1米多高的台基上,每座塔各有东,南,北门,门高仅有1.2米,门上有7头那迦蛇翘首警戒,所有朝圣者必须弯腰屈膝才能入内。每个门前都有石雕守护神一对,两侧墙上都有手持长矛的武士及身饰璎珞的仙女浮雕。

这3座钟形寺塔中,中间一座最高,约10米,里面供奉着湿婆神,南面一座供奉的是梵天神,北面一座供奉的是毗湿奴神。寺塔高5层,每层都饰有各种神鬼罗刹雕像,形态各异。塔基及两侧的神龛和门楼上,也是千姿百态的浮雕,内容记载古高棉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抵御外族侵略的战斗场面。在中间寺塔右侧的一座巨大的神龛上,完整地保留着一幅石雕“战像图”。寺塔各层门前都有一对守护狮石雕,右手持兵器,左手按在跪地的左膝盖上,右腿半蹲式。头部有的像猛兽,有的似鬼怪,外形彪悍勇猛,是婆罗门教三大神主的守卫者。

现在女王宫的建筑看来分为两部分:东西轴以南的部分供奉湿婆,而以北的建筑供奉毗湿奴。